-
汽车之家网站创始人李想不如把就业当创业
汽车之家网站创始人李想:不如把就业当“创业” 李想,汽车之家网站创始人,现任汽车之家总裁。李想是80后的典型代表,1998年还在上高中的李想就开始做个人网站,2000年注册泡泡网并开始运营,仅凭借着自己对IT产品的一腔热爱和滚雪球式的资本积累,高中学历的李想让泡泡网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独树一帜。2005年,李想带领团队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,创建汽车之家网站。目前...
-
汪涵几刀就足够我们应付这个世界了
汪涵:几刀就足够我们应付这个世界了 文/茉莉 汪涵是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人,也是国内着名娱乐节目主持人。他的主持风格幽默风趣,还擅长脱口秀,精通多种方言。然而如今稳坐湖南卫视主持一哥宝座的他,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辛酸成名史。 他1974年出生在苏州,自幼随父母到湖南生活。他小时候身体很不好,经常发高烧,而当时非常迷《少林寺》的他,想到了为自己点穴治病。有一天他在邻居家看到一本《少林点穴功》...
-
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战胜自己你将赢得世界
战胜自己,你将赢得世界 文/苗向东 著名的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,因小儿麻痹而导致终身残疾、凭借自己坚韧的努力缔造了中关村的传奇。4月4日不幸逝世。他虽然走了,可是他的精神却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行。 王江民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家庭,3岁时感染了小儿麻痹症,病愈后落下一条病腿,在王江民记事的开始,他的腿就“已经完了”。“他只知道自己下不了楼,一下楼,就从楼顶滚到了楼梯口...
-
江南春的第一桶金
江南春的第一桶金 江南春 年龄:36岁 创业时间:1994年创立永怡传播 第一桶金:广告销售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。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,一个叫执着,一个叫认真。认真的人改变自己,执着的人改变命运。 江南春:160元“巨债”逼出广告奇才 1994年,还在念大三的他与几个合作伙伴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,自任总经理。大学还没毕业,江南春就已经成为学生中少见的百万富翁了。 大学时代...
-
比尔盖茨在失败中找到新的商机
2014年1月23日,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·盖茨受邀来到挪威参加一档脱口秀节目。 盖茨之所以欣然前往,是因为他希望借这档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节目,宣传自己正在参与的慈善事业。然而,节目开始后,盖茨发现自己全然没了掌控财富的那般潇洒。主持人弗莱德瑞克·斯卡语出幽默、犀利,步步“紧逼”,自己则如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一叶小舟,连连落败。 “盖茨先生,据说你的智商高达160,号称世界上最聪明的人...
-
比尔盖茨一杯凉水泼出一个首富
比尔·盖茨:一杯凉水泼出一个首富 如何将一个叛逆男孩培养成微软公司创始人、全球首富以及美国最大慈善机构创始人?比尔·盖茨的父亲老比尔·盖茨的答案是:“逼”他成熟,然后给他充分自由和支持,但适时加以引导和敦促。 “泼”醒儿子 老盖茨现年83岁,身为比尔·盖茨夫妇慈善基金会的联席董事长,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、律师、非营利组织志愿者、3个孩子的父亲。 在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今年4月的专访中...
-
欧阳夏丹第一次成功很重要
欧阳夏丹说,她的家乡桂林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。漓江的柔美,象鼻山的意趣,城市环抱着山水,青翠蕴含着灵秀,这个被桂林山水滋养出的南方女子,浑身透着一股灵气。她才气逼人,气质绝佳,似乎每次出现就是为了让人眼前一亮。 有人说,这样的女子总是更容易被幸运女神眷顾。 上高三的时候,老师告诉她北京广播学院正好要在桂林招生,鼓励她去报考。考试在省广电局,那年有几千人报考,最后只录取了她一个。 临近毕业...
-
欧弟的人生
欧弟的人生 欧弟上高中的时候,有一天早晨起来发现,爸爸没有在桌上留下一分钱,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留下。他走了三个小时去上课,迟到被老师骂。这个时候心里是有小小埋怨的,怪爸爸为什么一声不吭地就消失,连一句再见都不说。 那个时候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,这只是他悲惨生活的序幕。爸爸一直没有回家,15岁的小小孩童,没有钱,没有人照顾。他开始跟同学和老师借钱,他一定会跟人家说清楚他还钱的时间...
-
李海鹏在内心种下两颗种子
李海鹏:在内心种下两颗种子 文/露醉梧桐 2011年6月10日,一则新闻同时在山东各大媒体发布。30岁的临沂大学校友李海鹏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,庆贺母校70周年华诞。以个人名义在地方性大学设立1000万元的助学基金,这在国内尚属首例。“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,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,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,是我成长的地方,所以就坚持了下来。”捐赠仪式结束后...
-
李海洋23岁特困生摆地摊起家成百万富豪
李海洋:23岁特困生摆地摊起家成百万富豪 那是2008年的夏天。20岁的李海洋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,一个暑假,辛苦所得5500元,仅是入学费用的一半。李海洋哭了,“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我大喊,一定要做个有钱人”。 8月1日报道:至今,李海洋还记得高三暑假的那场雨。那天,打完第三份工,已是清晨3点多。“当时雨下得特别大。”他回忆说,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,“疼!”路面的积水没过了自行车的脚蹬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