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李清照名言
李清照名言 1、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——李清照 2、秋已尽,日犹长,仲宣怀远更凄凉。不如随分尊前醉,莫负东篱菊蕊黄。——李清照 3、与谁同倚,一枝折得,人间天上,没个人堪寄。——李清照 4、一面风情深有韵,半笺娇恨寄幽怀,月移花影约重来。——李清照 5、瑞脑香消魂梦断,辟寒金小髻鬟松,醒时空对烛花红。——李清照 6、远岫出山催薄暮,细风吹雨弄轻阴,梨花欲谢恐难禁。——李清照 7、寻寻觅觅...
-
李惺名言名句
李惺名言名句 1、习勤忘劳,习逸成惰。 2、与朋友交,只取其长,不计其短。 3、师以质疑,友以析疑。 4、人以言媚人者,但欲人之悦已,而不知人之轻己;人以言自夸者,但欲人之羡已,而不知人之笑己;轻而且笑,辱莫甚焉。 5、昔日勤王上玉京,桃花马上请长缨。万里征战扫侵贼,震地威名白杆兵。金印又传三世将,旌旗争认四川营,至今秋雨秋风夜,隐约笳声杂纺声。 6、公生明,明生廉;廉生威,威兴业。 7...
-
李惺名言
李惺名言 1、与朋友交,只取其长,不计其短。—— 李惺 2、千金在手,一尘不染;身无分文,心忧天下。—— 李惺 3、师以质疑,友以析疑。—— 李惺 4、阳称其善以悦彼之心,阴养彼之恶以快已之意,此友道之大戳也。—— 李惺 5、使人俱不若使人爱,使人爱不若使人敬。—— 李惺 6、师以质疑,友以析疑—— 李惺 7、定知玉兔十分圆,已作霜风九月寒。寄语重门休与钥,夜潮留向月中看。—— 李惺 8、公生明...
-
李宗仁名言名句
李宗仁名言名句 1、如果中国依赖国际的‘正义’与‘理由’,她将被摧毁。中国能依靠的只是她自己的拳头。 2、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拳头,拳头要硬。 3、我相信,为了复兴中国,有必要联合各个阶层的人民进行共同的斗争,准备做出重大牺牲。唯有做出重大牺牲,才能保障我们民族的生存与独立。 4、华侨都是爱国的,他们所爱的不是哪个D的中国。他们所爱的是一个国富兵强、人民康乐的伟大的中国——是他们谈起来...
-
本琼森的名言
本·琼森的名言 1、一种有益的生活就是一种最主要的证据—— 本·琼森 2、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,就很快会—— 本·琼森 3、罪恶在蔓延,所以正义应得到到声张—— 本·琼森 4、知识是心灵的活动—— 本·琼森 5、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,只要你说话,我就能了解你。—— 本·琼森 6、无论什么声音,总是有人爱听的,正如最难吃的点心对有些人来说也是可口的一样—— 本·琼森 7、没有任何格言能有益于傻瓜——...
-
木村久一名言
木村久一名言 1、家庭应该是爱、欢乐和笑的殿堂。——木村久一 2、有小孩的父母,即使对家畜等,也不可使用粗野的语言。——木村久一 3、理想的人是品德、健康、才能三位一体的人。——木村久一 4、穷神猛追“勤勉”,片刻不舍。“勤勉”稍一懈怠,穷神就高奏凯歌。北条团水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、勤奋的人、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...
-
有关豁达的名言
有关豁达的名言1、草色人情相与闲,是非名利有无间。——唐·杜牧2、大海的无垠,可以开阔博大的胸襟;浪涛的汹涌,可以塑造顽强的性格。——佚名3、恶人胸中的学问,像疯子手中的利剑。——欧洲4、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,只会使一个人心胸狭窄。——佚名5、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——佚名6、宽怀大度一些,机会便多了,世界也大了;偏狭小气,机会便少了,世界也小了。——佚名7、敏锐而不宽宏的心灵,执着于每一点...
-
有关灵感的名言
有关灵感的名言 1、灵感,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。——列宾 2、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,十分之九是血汗。——列夫·托尔斯泰 3、欲为平易近人诗,下笔情深不自持。——清·龚自珍 4、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。——生 5、天才那就是1%的灵感加上99%的汗水。——生 6、灵感——这是一个不喜欢采访懒汉的客人。 ——车尔尼雪夫斯基 7、有时忽得惊人句,费尽心机做不成。——戴复古...
-
有关成熟的名言
有关成熟的名言 1、把蛋煮熟易,使人成熟难。——弗·艾伦 2、成长就是下棋的时候,能赢了老爸;成熟就是你明明能赢老爸,却让老爸小赢一下。——陈光宪 3、一个也许论年岁很年轻,可是论时数很老成假如他不曾浪光阴的话。但是这种情形是很少见的。——培根 4、幼稚的眼睛常常看不清楚。小鸟怀着热烈的希望展翅向天空飞去,但一下子就碰着铁丝网落了下来。——巴金 5、凡事在成熟前,都是有苦味的。——意大利 6...
-
有关悲观的名言
有关悲观的名言 1、气馁是绝望之母。——济慈 2、自甘堕落的人总认为自己是最不可救药的瘫痪者,因而总是赖着不起来。——亨·埃利斯 3、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,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。——莎士比亚 4、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,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,只要不是一败涂地,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。——亨·奥斯汀 5、当你习惯于悲观时,它就会像乐观一样令人愉快。——本涅特 6...